乳房疾病常用的檢查涉及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三大類。
一、體格檢查
1、視診
觀察兩側乳房的形狀、大小是否對稱,有無局限性隆起或凹陷,皮膚有無紅、腫及“橘皮樣”改變,淺表靜脈是否擴張,還應注意乳頭、乳暈有無糜爛。兩側乳頭是否在同一水平,如乳頭上方有癌腫,可將乳頭牽向上方,使兩側乳頭高低不同。乳頭內(nèi)陷可為發(fā)育不良所致,若是一側乳頭近期出現(xiàn)內(nèi)陷,則有臨床意義。
2、觸診
對乳房進行觸診,沿著乳房外上(包括腋尾部)、外下、內(nèi)下、內(nèi)上象限及中央?yún)^(qū)作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乳房腫塊后,應注意腫塊大小、硬度、表面是否光滑、邊界是否清楚以及活動度。一般良性腫瘤的邊界清楚,活動度大。惡性腫瘤的邊界不清,質(zhì)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動度小。還應做腋窩淋巴結檢查,明確腋下有無腫大的淋巴結,若有應注意其大小、質(zhì)地、活動度,以及有無壓痛、融合、固定。
二、影像學檢查
1、乳房X線攝影
是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廣泛用于乳腺癌的普查。乳腺癌的X線表現(xiàn)為密度增高的腫塊影,邊界不規(guī)則,呈早毛刺征,有時可見鈣化點,顆粒細小、密集。
2、超聲檢查
對囊性病變有檢出優(yōu)勢,可以進行血供情況觀察,可提高其判斷的敏感性,且對腫瘤的定性診斷可提供有價值的依據(jù)。適用于致密型乳腺病變的評價,是乳房X線攝影檢查的有效補充。
3、MRI檢查
是乳腺X線攝影和超聲檢查的重要補充,對微小病灶、多中心、多病灶的發(fā)現(xiàn)及評價病變范圍有優(yōu)勢。
三、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guī)檢查
通過觀察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等指標的變化,來判斷是否有感染出現(xiàn),多用于急性乳腺炎的診斷。
2、組織病理學檢查
常用的活檢方法有空芯針穿刺活檢術、真空輔助旋切活檢系統(tǒng)、細針吸取細胞學,前兩者病理診斷準確率高,可達90%-97%,細針吸取細胞學的確診率為70%-90%。對疑為乳腺癌者,上述方法不能明確,可將腫塊連同周圍乳腺組織一并切除,作術中冰凍活檢或快速病理檢查,一般不宜作切取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