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人獸共患,多見于犬、狼、貓等肉食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特有的恐水怕風(fēng)、咽肌痙攣、進(jìn)行性癱瘓等,因恐水癥狀比較突出,又被稱為恐水癥。本病的病死率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內(nèi)死于呼吸或循環(huán)衰竭,因此被咬傷后的緊急處理尤為重要。
首先早期處理傷口,是避免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步驟,用20%肥皂水充分清洗傷口,然后不斷沖洗和擦拭,傷口較深者尚需用導(dǎo)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續(xù)灌注清洗,以求去除狗涎。清洗完畢后,再使用免疫血清注入傷口底部,此步驟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嚴(yán)重咬傷的患者。特別要注意使用免疫血清前需做皮試,皮試陰性才可注射,并且需注意四周傷口不宜縫合或包扎。
其次需接種預(yù)防疫苗,對于一級暴露的患者(接觸、喂養(yǎng)動物,或完整無損的皮膚被動物舔觸),一般無需采取預(yù)防措施,但應(yīng)仔細(xì)觀察皮膚是否確實(shí)無破損,對皮膚上留有牙印痕跡,切勿麻痹大意,可能有肉眼難以察覺的皮膚損傷,狂犬病病毒可能順著牙印侵入人體,因此需立即對被咬部位進(jìn)行消毒處理,用肥皂水徹底清洗有牙印的部位,并涂擦碘酒,然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對于肛門粘膜被舔者,也不可掉以輕心。對于二級暴露的患者(裸露皮膚被動物輕咬或輕微擦傷、抓傷,但無出血),應(yīng)立即接種疫苗。對于三級暴露的患者(一處或多處皮膚被咬傷、抓傷或粘膜被唾液污染,動物舔舐處的皮膚有破損,或暴露與蝙蝠相關(guān)),除了立即接種疫苗,還需要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Vero細(xì)胞電疫苗注射:咬傷后預(yù)防0天、3天、7天、14天、30天,無咬傷預(yù)防0天、7天、21天。每次1ml,有主張第90天加強(qiáng)1次,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為宜,不滿2歲兒童可注射大腿外側(cè)。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包括人免疫球蛋白及馬免疫球蛋白??袢∶庖咔虻鞍卓芍泻涂袢《?,應(yīng)咬傷后立即使用。
狂犬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病死率極高,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被動物咬傷后,不要抱有僥幸心理,緊急處理,才能有效的避免狂犬病病毒感染。



![[object Object]](https://file.youlai.cn/cnkfile1/M02/42/26/E0126070C3F9716BADB7735AE9494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360,m_l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