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額竇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 - 次
病情描述:
急性額竇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宋海濤主任醫(yī)師北京醫(yī)院
擅長: 診治耳鼻喉疾病,尤其是眩暈、耳鳴、耳聾、耳悶、鼻炎、鼻腔腫瘤、咽喉炎、中耳炎、咽喉腫瘤及鼾癥。
已幫助153084人
向TA提問有用 (50)
急性額竇炎的治療周期一般2~3周,治療以抗炎消腫和促使引流為原則,應注意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治療以非手術(shù)療法為主,主要是抗感染治療,少數(shù)病例由于急性阻塞或出現(xiàn)并發(fā)癥時,則需行手術(shù)治療,同時盡快消除病因,促進額竇的通氣引流,控制感染以防止轉(zhuǎn)成慢性額竇炎。
一、一般治療
1、消除病因,矯正鼻中隔偏曲或鼻甲肥大、鼻腔息肉等,積極治療變應性(過敏性)病因。
2、一般處理如臥床休息、多飲水、服退熱劑等,亦可進行霧化吸入。頭痛較重者,可給予鎮(zhèn)痛劑。
3、鼻沖洗治療,通過專業(yè)的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達到清潔和促進竇口引流的目的。
4、針刺療法或封閉療法,針刺可消炎止痛,可行穴位封閉或額部點狀封閉。
5、增強體質(zhì),戒煙戒酒,改善環(huán)境。
二、藥物治療
1、全身用藥:因多為球菌、桿菌或厭氧菌感染,故宜首選并足量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如患者對青霉素過敏或細菌對此類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可改用其他廣譜抗生素,如頭孢類、阿奇霉素、喹諾酮類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使用時,應作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正確選擇并足量使用抗炎藥物,對防止發(fā)生并發(fā)癥或轉(zhuǎn)成慢性額竇炎至為重要。
2、鼻部用藥:與治療急性鼻炎基本相同,為促進額竇的通氣引流,可用3%麻黃堿生理鹽水滴鼻或0.05%的羥甲唑啉噴鼻劑噴鼻。
三、手術(shù)治療
1、進行中鼻甲骨折法或中鼻甲部分切除手術(shù),以改善鼻額管的引流。
2、額竇鉆孔術(shù),也稱環(huán)鉆手術(shù),這是一種簡單的鼻外引流法,對排膿減壓有效,也可通過引流導管,注入抗菌素溶液以控制炎癥。此法適用于額竇內(nèi)蓄膿,引流不暢,癥狀較重者。
四、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可用濕熱敷、短波透熱或紅外線進行治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強吸收,達到鎮(zhèn)痛和消腫作用,但有額竇積膿者,不宜采用物理療法。
一、一般治療
1、消除病因,矯正鼻中隔偏曲或鼻甲肥大、鼻腔息肉等,積極治療變應性(過敏性)病因。
2、一般處理如臥床休息、多飲水、服退熱劑等,亦可進行霧化吸入。頭痛較重者,可給予鎮(zhèn)痛劑。
3、鼻沖洗治療,通過專業(yè)的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達到清潔和促進竇口引流的目的。
4、針刺療法或封閉療法,針刺可消炎止痛,可行穴位封閉或額部點狀封閉。
5、增強體質(zhì),戒煙戒酒,改善環(huán)境。
二、藥物治療
1、全身用藥:因多為球菌、桿菌或厭氧菌感染,故宜首選并足量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如患者對青霉素過敏或細菌對此類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可改用其他廣譜抗生素,如頭孢類、阿奇霉素、喹諾酮類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使用時,應作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正確選擇并足量使用抗炎藥物,對防止發(fā)生并發(fā)癥或轉(zhuǎn)成慢性額竇炎至為重要。
2、鼻部用藥:與治療急性鼻炎基本相同,為促進額竇的通氣引流,可用3%麻黃堿生理鹽水滴鼻或0.05%的羥甲唑啉噴鼻劑噴鼻。
三、手術(shù)治療
1、進行中鼻甲骨折法或中鼻甲部分切除手術(shù),以改善鼻額管的引流。
2、額竇鉆孔術(shù),也稱環(huán)鉆手術(shù),這是一種簡單的鼻外引流法,對排膿減壓有效,也可通過引流導管,注入抗菌素溶液以控制炎癥。此法適用于額竇內(nèi)蓄膿,引流不暢,癥狀較重者。
四、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可用濕熱敷、短波透熱或紅外線進行治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強吸收,達到鎮(zhèn)痛和消腫作用,但有額竇積膿者,不宜采用物理療法。
耳鼻喉科醫(yī)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