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皮試結果判斷標準
瀏覽 - 次
病情描述:
PPD皮試結果判斷標準

侯鳳琴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擅長: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藥物性肝損害、腸道細菌感染及食道靜脈曲張胃鏡下套扎治療。
已幫助90476人
向TA提問有用 (405)
PPD試驗之后72h觀察結果。如果局部試驗的部位硬結直徑在5-9mm之間,認為是弱(+),10-19mm屬于(+),直徑在20mm或硬結直徑不到20mm,但出現水皰、壞死,這種情況也屬于強(+)。
對于PPD試驗弱(+)或者(+)的患者,一般是代表既往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或者曾經注射過卡介苗,都可以表現為弱(+)或者(+)。如果出現強(+)的結果,一般提示體內是否有結核分枝桿菌的活動,需要進一步進行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相關的其他實驗室檢查。如果其他實驗室檢查也符合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再結合患者臨床表現,要注意是否有結核分枝桿菌的活動,如果能夠確診結核病,那么需要抗結核治療。
對于PPD試驗弱(+)或者(+)的患者,一般是代表既往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或者曾經注射過卡介苗,都可以表現為弱(+)或者(+)。如果出現強(+)的結果,一般提示體內是否有結核分枝桿菌的活動,需要進一步進行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相關的其他實驗室檢查。如果其他實驗室檢查也符合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再結合患者臨床表現,要注意是否有結核分枝桿菌的活動,如果能夠確診結核病,那么需要抗結核治療。
感染內科醫(yī)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