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是皮膚病,因此外用藥物是治療銀屑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適用于皮損面積不超過其體表面積25%的患者。其使用面積小,吸收少,藥物毒副反應較少,不容易引起肝、腎功能損害,比較安全。
接下來就來說說常用的外用藥種類、具體藥物、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一、銀屑病常用的外用藥物種類有哪些?
1、潤膚劑:可軟化角質層,促進脫屑,如凡士林及礦物油和石蠟組成的水泡油乳劑,用于治療輕度銀屑病,可以單獨或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已成為銀屑病的基礎治療藥物。
2、角質促成劑:用于各種類型及不同階段銀屑病皮損,有助于消除鱗屑,常用的有1%~5%水楊酸、黑豆餾油軟膏。
3、焦油類制劑:可抑制DNA合成及減低有絲分裂速度,還能增強光化作用,常用的有煤焦油、糖鎦油、黑豆鎦油等。其中1%純煤焦油洗劑,對頭皮銀屑病效果較理想。
4、蒽林:對皮損有抗炎、抗增殖作用。蒽林軟膏的濃度為0.1%~0.5%,特別適合于肥厚革化的斑塊性損害。
其優(yōu)點是安全、經(jīng)濟,無系統(tǒng)不良反應;缺點是對局部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尤其皺褶部位,還會污染衣物,且不易洗去。若配成霜劑、糊劑或凝膠等可使不良反應減輕。
5、皮質類固醇制劑:是治療銀屑病使用最多的外用藥,該類藥有效、易得、不污染衣物,產(chǎn)品甚多便于選擇,包括弱效、中效、強效、超強效類藥物。
常用的皮質類固醇類藥物有強效的丙酸氯倍他松、氯氟舒松,較弱效的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及糠酸莫米松等。
選用超強效皮質類固醇用于掌跖及四肢部位的相對小面積、厚斑塊型皮損,甚至可以封包,待皮損變薄后則改用中、低強度的皮質類固醇。
外用皮質類固醇制劑治療銀屑病見效快,但不宜大面積長期使用。用藥劑量較大時,可產(chǎn)生皮質類固醇激素的系統(tǒng)性不良反應及停藥后的反跳作用。局部不良反應包括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痤瘡、多毛以及色素沉著等。
6、維生素D3衍生物:目前常用藥物有卡泊三醇軟膏,是目前治療慢性斑塊型銀屑病中作為控制治療和維持治療的主要藥物。不良反應主要是皮損周圍有刺激性癥狀,如燒灼感、瘙癢、紅斑、脫屑、干燥等,頭面部較易發(fā)生不良反應。
7、維A酸類:可用于慢性斑塊型銀屑病的控制和維持治療,可抑制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和分化,促進上皮角化恢復正常。
二、銀屑病使用外用藥物治療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在搽外用藥物前,宜先用溫水洗去鱗屑,以便使藥物更好地發(fā)揮效用。
2、在銀屑病急性期,皮損炎癥明顯時不宜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物,如蒽林、高濃度維A酸等,以免激發(fā)紅皮病的發(fā)生,穩(wěn)定期可選用作用較強的藥物。
3、藥物濃度應從低濃度開始,視使用后的反應逐漸增加濃度。
4、皮損面積較大時,使用某一種藥物過多可導致吸收中毒。因此,將皮損分為數(shù)個不同的區(qū)域,分別使用不同的藥物。
5、遵醫(yī)囑嚴格用藥,切不可隨意停藥或減藥。
參考文獻
[1]鄭曉楓,晉紅中.銀屑病外用藥物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6,49(04):296-299.
[2]劉躍華.銀屑病的外用藥物治療[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5(12):95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