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腳上長白色米粒,可能原因是手足口病、跖疣、腳氣病、蕁麻疹、濕疹等,建議家長帶寶寶及時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不建議家長自己購買藥物后給寶寶使用,以免用藥不當使其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且可能延誤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1、手足口病:本病是好發(fā)于兒童的傳染病,由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兒童在免疫力低的情況下接觸手足口病患者或物品后可能感染發(fā)病,初起出現發(fā)熱癥狀和紅色小疙瘩,然后出現手、足、口、臀部的小水皰,表現周圍為淡紅色而中央為白色小水皰,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自愈,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液、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或者藍芩口服液進行抗病毒治療,皮膚處可涂抹爐甘石洗劑。若患兒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嗜睡、高燒不退等癥狀時,要及時告知醫(yī)生,以免患兒并發(fā)腦炎、心肌炎、肺水腫等情況;
2、跖疣:跖疣屬于一種尋常疣,多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多在寶寶足跟、跖骨頭或趾間受壓處發(fā)生,初起為米粒狀的白色小丘疹,緩慢增長后可表現為表面角化、粗糙不平,藥物治療較慢,多采用冷凍、激光、電灼等物理療法;
3、腳氣?。?/strong>本病為真菌感染所引起,可能是由于寶寶缺少維生素B1,或者被有腳氣病的大人傳染,開始為白色小丘疹、小水皰,伴有明顯的皮膚瘙癢癥狀,確診后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B1以及外用抗真菌藥進行治療,如硝酸舍他康唑乳膏等,病情嚴重時可以口服抗真菌藥物,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平時給寶寶選擇透氣性比較好的鞋子,鞋子要經常放在太陽下曬,達到殺菌作用,注意不要讓寶寶穿大人的鞋子;
4、蕁麻疹:主要是寶寶接觸皮毛、花粉、食物等過敏物質,出現過敏反應而引起的在皮膚、黏膜上出現的局限性水腫樣團塊,剛開始時或輕者可能在皮膚出現白色小丘疹,嚴重時會出現全身不適癥狀。蕁麻疹的患兒需要及時脫離過敏原,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糖漿或鹽酸左西替利嗪顆粒進行治療,也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進行止癢,同時可配合復方甘草酸苷片進行抗炎治療;
5、濕疹:本病是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寶寶在接觸過敏物質或者鞋襪潮濕時可以發(fā)生濕疹,初期為散發(fā)或群集的小紅丘疹,逐漸增多,繼而出現白色小水皰,反復發(fā)作時可出現皮膚干燥、掌紋增多等情況,可以外用硼酸氧化鋅冰片軟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緩解瘙癢癥狀,也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糖漿或鹽酸左西替利嗪顆粒等藥物進行抗過敏治療。
因此,如果家長發(fā)現寶寶腳上出現白色米粒,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避免自己停藥或者減量,以免延長疾病的恢復時間。平時要注意保護寶寶的皮膚,避免接觸可能污染的物品或者環(huán)境,以免出現皮膚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