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指具有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腔外部位生長而引起的病變。本病多發(fā)于生育年齡的女性,青春期前不發(fā)病,絕經后異位病灶可逐漸萎縮退化。臨床中可通過癥狀表現及輔助檢查綜合判斷是否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癥。
一、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判斷
1、根據臨床表現判斷
(1)下腹痛和痛經:繼發(fā)性痛經、進行性加重,多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常于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經期第一天最劇,以后逐漸減輕,至月經干凈時消失;
(2)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不孕率高達40%;
(3)性交痛:月經來潮前性交痛最明顯;
?。?)其他癥狀:如周期性尿頻、尿痛、血尿,及腹痛、腹瀉或便秘等;
?。?)婦科檢查:可在子宮直腸陷凹、子宮骶韌帶或宮頸后壁,觸及一個或多個硬性小結節(jié),如綠豆或黃豆大小,觸痛明顯。
2、根據輔助檢查判斷
(1)B超檢查:子宮增大,有結節(jié),無包膜,雙側卵巢囊性增大,可確定囊腫的大小、形狀及發(fā)現婦科檢查時未觸及的包塊;
?。?)腹腔鏡檢查:可直接見到子宮、輸卵管、卵巢、子宮骶骨韌帶、盆腔腹膜等部位的病灶,對子宮內膜異位癥進行分期及評分。
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
1、藥物治療
?。?)假孕療法:主要運用孕激素類藥物,包括口服的黃體酮、地屈孕酮、內美通等;
?。?)假絕經療法:常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只需一個月皮下注射一次,可強烈抑制卵巢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手術治療
(1)保留生育功能手術:包括單側附件切除術、卵巢內膜異位病灶切除術等,適用于年輕尚未生育的女性;
?。?)根治手術:包括全子宮切除術、雙側附件切除術及所見病灶切除術,適用于病變嚴重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