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心臟內存在室間隔缺損時,是不是都要馬上手術處理呢?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家長存在這樣的疑惑。我把臨床上常見的需要手術處理的室間隔缺損類型整理一下,希望能夠解除大家的疑慮。
1、伴發(fā)肺動脈高壓的大型室間隔缺損
合并肺動脈高壓的大型室缺通常是需要早期手術處理的。但剛剛出生的孩子因為存在最初3個月的生理性肺高壓期,因此這時的超聲診斷肺動脈高壓并不一定是室間隔缺損導致的。只有出生3個月之后超聲評估肺動脈壓力增高才是準確的。舉個例子,1個月的孩子超聲發(fā)現(xiàn)存在4毫米直徑的室缺合并肺動脈高壓,可能在超過3個月大時由于肺阻力降低再復查超聲已經(jīng)沒有肺動脈高壓了。如果此時超聲檢查室間隔缺損是膜周型的,并且直徑仍然小于5毫米,因為分流量不大,又有形成假性室隔瘤而自然愈合的可能,如果沒有反復唿吸道感染和明顯的生長發(fā)育受限就可以暫時不手術,繼續(xù)隨訪心臟超聲了。超過3個月大的孩子心臟超聲檢查到室缺合并肺動脈高壓說明心臟內的異常分流量大,肺充血,生長發(fā)育遲緩和心功能損害比較大,則最好盡早手術治療。但是如果在3個月之內已經(jīng)出現(xiàn)唿吸急促,反復唿吸道感染,嚴重喂養(yǎng)困難的話可能無法等到三個月之后手術,對于這種大室缺,大分流的患兒,趕在發(fā)生唿吸衰竭,心功能衰竭和嚴重肺部感染前手術是最好的選擇。還有一種極端情況會出現(xiàn)在大孩子,長期肺動脈高壓導致肺血管阻力不可逆性增高而發(fā)生了持續(xù)的右向左分流,安靜時出現(xiàn)青紫,臨床上稱為“艾森曼格綜合癥”,這類患兒是不能進行室缺修補手術的。也正是因為大型室間隔缺損引起的長期肺高壓會導致肺血管床損害和心功能的損害,所以需要較早的手術治療。
2、大動脈下室缺
如果超聲提示室缺位于肺動脈下,首先這類室缺是不會自然愈合的,而且通??拷鲃用}的右冠瓣,容易導致主動脈右冠瓣的脫垂和主動脈瓣反流,需要早手術,一旦引起嚴重的主動脈瓣反流就會使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大大增加手術的處理難度。如果超聲提示主動脈騎跨在室間隔缺損上,這種室缺同樣也無法自愈,也需要手術干預。上述類型的室缺不要通過心內科介入封堵處理,原因是封堵裝置容易引發(fā)主動脈瓣反流。
3、超聲提示膜周室間隔缺損存在某些并發(fā)的情況
如果心臟超聲提示膜周部位的室間隔缺損存在高速的左室-右房分流,或者分流口彌散,或者靠近主動脈無冠瓣引起主動脈瓣脫垂和反流,這些情況往往提示室缺無法自然愈合或者容易引發(fā)主動脈瓣反流,往往是需要手術處理的。
4、合并其他心臟及大血管畸形
室間隔缺損常常并存其他心內畸形,如果合并中度及以上的瓣膜反流,或者合并主動脈縮窄是需要盡早手術的。室間隔缺損也常常是復雜心臟畸形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屬于單純室間隔缺損了,則要根據(jù)各類復雜畸形的處理原則來進行處理。
5、肌部室間隔缺損的處理
有一部分肌部室間隔缺損是與膜周部位的室缺并存的,也有的患者只是存在肌部室間隔缺損。對于肌部室缺,有時內科介入封堵和外科縫合都難以處理,需要外科醫(yī)生手術中使用室缺封堵器進行鑲嵌治療。對于直徑不超過3毫米的小肌部室缺如果分流量不大,術中難以處理的可以保留,隨訪超聲提示有一部分患兒可以隨著室間隔肌部的發(fā)育而逐漸減小或消失。對于多發(fā)的大型肌部室缺,處理起來是比較棘手的,有時只能進行姑息性的肺動脈環(huán)縮術以控制心內分流,限制肺動脈壓力,改善心臟功能而無法手術修補室缺。這種患兒因為分流大,肺高壓重,往往要盡早進行肺動脈環(huán)縮,如果等到心臟明顯擴張,心功能接近衰竭時往往手術風險極高。
以上是個人對臨床常見的室間隔缺損處理原則的總結,個人的經(jīng)驗難免有局限性,而且先心病的診斷和處理確實因為疾病的復雜性和不同醫(yī)院心臟超聲診斷水平的不平衡而難以簡單用文字概括。如果還有疑惑,可以聯(lián)系專業(yè)醫(yī)生進一步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