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外科
介紹: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血管外科,1995年在本院開創(chuàng)血管外科專業(yè)。是廣州市屬醫(yī)院最早開展的血管外科專業(yè)。2015年成立行政獨立的血管外科。目前已能熟練開展各種介入和開放手術,解決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下肢動脈慢性閉塞癥、腎動脈狹窄、下肢動、靜脈血栓形成、下肢靜脈功能不全、血管瘤等血管外科疾病。
學科帶頭人:
楊澄宇,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血管外科主任,廣東省著名血管外科專家,中國醫(yī)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委員,廣東省醫(y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健康學會血管學分會副主委,《中國血管外科雜志》編委,中國血管論壇、南方血管論壇點評專家。2004年參加了在奧大利亞舉辦的腔內血管外科技術的高級培訓班,是我國第一批出國研修外周血管介入技術的醫(yī)生。
學術成果:
1999年獨立完成廣州市屬醫(yī)院首例腹主動脈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2000年腔鏡下筋膜間隙交通影脈離斷術(SEPS),2000年完成我省第一例激光治療大靜脈曲張(EVLT),手術直播給同行觀摩,得到同行的認可。2003年,成功開展廣州市屬醫(yī)院首例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2004年,被聘請為第一屆廣東省醫(yī)學會血管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我們的工作得到學術界的承認。
2004年,參加了在奧大利亞舉辦的腔內血管外科技術的高級培訓班,成為我國第一批出國研修外周血管介入技術的醫(yī)生,為獨立開展腔內手術奠定技術基礎;2004年開始,在國內率先利用血管腔內介入技術,改進了傳統(tǒng)的動脈取栓術,大大降低了動脈取栓手術后再栓塞的發(fā)生率。
2008年的成功申報省衛(wèi)生廳課題:“血管腔內介入技術聯(lián)合動脈取栓術治療急性下肢缺血的臨床研究”,2006年醫(yī)院添置了大C臂X光機,今年更增添了64排高速CT,使我們在硬件上達到最一流醫(yī)院的水平。2008年成立廣州市主動脈瘤治療培訓基地,廣東省醫(y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主委王深明教授親臨本院掛牌。
2010年對胸主動脈瘤的腔內隔絕手術進行技術改進,取得良好效果,論文《胸主動脈腔內治療中左鎖骨下動脈封閉前左椎動脈的功能評估》發(fā)表在《中國血管外科雜志》創(chuàng)刊號。我們的課題結題,發(fā)表三篇文章,其中《介入技術在下肢動脈取栓手術中的應用》一文發(fā)表在《中華普通外科雜志文獻》。
2011年主動脈瘤的手術治療取得技術上的一些突破,一是累及內臟動脈的腹主動脈瘤的雜交手術治療,二是主動脈瘤破裂的介入手術搶救。這是主動脈瘤手術治療最困難的兩方面。這些技術的成功開展,大大提高在業(yè)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11年承辦廣東省血管外科學會學術沙龍,2011年連任廣東省醫(yī)學會血管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2011年美國路易斯安娜州血管外科中心張偉教授訪問本院,舉行中美復雜主動脈瘤治療研討會。
2012年受邀成為中國血管外科論壇點評專家。這是國內第一品牌的血管??茖W術會議。說明業(yè)界對我們的認可,是我們對外交流的一次突破。2013年任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血管病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4年任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首屆血管外科專家委員會委員,2014年任海峽兩岸醫(yī)療協(xié)作會首屆血管外科專家委員會委員,2015年任中國醫(yī)療行業(yè)協(xié)會血管器械分會委員,2015年成立行政獨立的血管外科。
2015年創(chuàng)新手術方式:帶膜支架橋接人造血管動脈轉流術,用解決了雜交手術治療胸腹主動脈瘤中血管吻合的技術瓶頸,首次提出非熱缺血吻合腎動脈的新概念,并在中國血管外科論壇向全國發(fā)布。2015年承辦廣東省醫(yī)學會第八屆血管外科學術會議。
專家門診
楊澄宇主任醫(yī)師星期四上午8:00-12:00
駱曦圖副主任醫(yī)師星期一上午8:00-12:00
專科特色
1、“定時炸彈”——主動脈瘤
主動脈是身體向全身供應血液的主干道。主動脈瘤是由于動脈壁的病變,使動脈壁撕裂、變薄,局部向外擴張、膨大呈瘤樣改變而被稱為“動脈瘤”。動脈瘤一旦破裂,馬上引起大出血,通常導致病人迅速死亡。所以常被稱為體內的“定時炸彈”。
癥狀篇:
(1)搏動的腫塊:當你摸到身體上有搏動的腫塊,90%就是動脈瘤,尤其在肚臍周圍的搏動的腫塊最多見。應盡快到血管外科就診。
(2)疼痛:胸主動脈瘤發(fā)生在胸背部,多為類似“心絞痛”的劇痛,或持續(xù)的鈍痛。腹主動脈瘤發(fā)生在腰腹部,經(jīng)常伴有腹部不適,腹?jié)q。這往往是動脈瘤急劇擴張,或破裂的征兆,應緊急到血管外科就診,時間就是您的生命。
治療篇:
(1)主動脈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術:一旦手術成功,手術效果很好。但手術必須剖腹、開胸,手術復雜,創(chuàng)傷很大,治療期并發(fā)癥多,手術死亡率高。(見圖)
(2)主動脈腔內隔絕術:該手術僅需要在大腿根部作小切口,在X光精確定位下在病變血管內安裝覆蓋人造血管的支架,隔絕動脈瘤體。手術簡單、安全,療效確切,大大降低手術死亡率。
2、老爛腳”的罪魁慢性下肢動脈阻塞
人們常說的“老爛腳”、“脈管炎”在醫(yī)學上都是慢性下肢動脈阻塞引起的。慢性動脈阻塞性疾病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動脈硬化閉塞癥。一般發(fā)生在50歲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和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和大量吸煙有關。這些因素導致動脈壁硬化,狹窄,甚至完全堵塞。另一種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一般的病人較年輕,病因未明,與吸煙有明顯關系。
以往最終的結局往往是截肢,甚至高位截肢,而且截肢平面不易愈合,形成新潰瘍,因此一截再截?,F(xiàn)代的血管外科綜合應用了藥物、手術、介入等各種治療方法,大大降低截肢率,使許多“老爛腳”的病人告別疼痛,告別潰瘍,從新下地行走!
- 推薦專家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