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要做什么檢查
瀏覽 - 次
病情描述:
鉤端螺旋體病要做什么檢查

陸海英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擅長: 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損傷、肝硬化、發(fā)熱待查等疾病的診治。
已幫助89908人
向TA提問有用 (50)
1、血常規(guī)檢查:血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輕度增高或正常。約2/3的病人尿常規(guī)有輕度蛋白尿,鏡檢可見紅細胞、白細胞及管型。重型患者可有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核左移,血小板數(shù)量下降。
2、血清學檢查:
(1)顯微凝集試驗:簡稱顯凝試驗,抗體效價≥1/400,或早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抗體效價上升4倍以上,則有診斷意義,這是目前國內最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
(2)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近年國外已較廣泛應用ELISA測定血清鉤體IgM抗體,其特異性和敏感性均高于顯微凝集試驗。
(3)病原學檢查:
(1)血培養(yǎng),發(fā)病1周內抽血接種于柯氏培養(yǎng)基,28℃培養(yǎng)1~8周左右,陽性率20%~70%。由于培養(yǎng)時間長,對早期診斷幫助不大。
(2)核酸檢測研
2、血清學檢查:
(1)顯微凝集試驗:簡稱顯凝試驗,抗體效價≥1/400,或早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抗體效價上升4倍以上,則有診斷意義,這是目前國內最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
(2)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近年國外已較廣泛應用ELISA測定血清鉤體IgM抗體,其特異性和敏感性均高于顯微凝集試驗。
(3)病原學檢查:
(1)血培養(yǎng),發(fā)病1周內抽血接種于柯氏培養(yǎng)基,28℃培養(yǎng)1~8周左右,陽性率20%~70%。由于培養(yǎng)時間長,對早期診斷幫助不大。
(2)核酸檢測研


